OM代幣現史詩級波動:90%閃崩暴露RWA賽道流動性風險
Bitget消息,北京時間凌晨,RWA(真實世界資產)協議MANTRA原生代幣OM上演極端行情。該代幣在15分鐘內從6美元直線下挫至0.5美元,市值蒸發55億美元,創下2024年迄今最劇烈單日跌幅。三小時后價格反彈至1.2美元,期間全網衍生品爆倉達5800萬美元,這場流動性危機揭示中小市值加密資產的系統性風險。

鏈上異動三重奏:大戶拋售引發踩踏效應

區塊鏈數據顯示,暴跌前關鍵地址出現異常流動:
投資機構Laser Digital向幣安轉入170萬枚OM(約1149萬美元),該機構持幣量占流通盤6.8%;
巨鯨地址0x9a…1a28完成4000萬美元OM的提存對倒,鏈上行為呈現典型拉高出貨特征;
Polygon鏈上StakedOM合約突發584萬美元大額解鎖,觸發質押倉位連環清算。
「這三類地址的協同動作遠超市場波動常態,」鏈上分析師Mosi指出,「OM的流通池深度可能被嚴重高估,小額拋壓即引發流動性枯竭。」
空投規則博弈:信任裂痕加速拋售
2023年11月啟動的空投計劃已成矛盾焦點:
初始承諾的「即時解鎖20%」更改為「10%首期+三年線性釋放」
治理投票中團隊控制97%決策權,社區提案形同虛設
23%早期參與者突遭「女巫攻擊」審查,權益遭單方面凍結
加密研究機構CryptoQuant報告顯示,項目方通過規則迭代實際鎖定1.2億枚OM,流通量被壓縮至8800萬枚,僅占總供應量的9%。
代幣經濟學危機:90%供應量暗藏操縱風險

深究OM估值體系發現結構性缺陷:
團隊單地址持有7.92億枚OM(占比90%),市值管理缺乏制衡機制
協議TVL(總鎖倉價值)僅400萬美元,卻支撐超100億美元完全稀釋估值(FDV)
永續合約資金費率持續維持-0.3%高位,暴露市場做空阻力
「這本質上是個流動性陷阱,」彭博行業研究員Jamie Coutts分析稱,「當90%代幣集中在少數地址,價格發現機制已完全失效。」
監管視野盲區:跨境資本操盤路徑浮現
OM異常波動背后牽出復雜資金網絡:
Tritaurian Capital通過SOMA Finance進行150萬美元循環借貸,制造資金流動假象
中東基金利用迪拜場外交易通道完成大宗折價交易
做市商跨時區協同操作,在歐美、亞洲市場制造流動性差異
Chainalysis合規主管Madeleine Kennedy警示:「此類跨司法管轄區套利行為,正在挑戰全球監管協同效能。」
市場結構性啟示
流動性評估指標革新迫在眉睫:需引入「持幣集中度系數」「鏈上換手深度」等新維度
空投機制亟待透明化:應建立第三方托管與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標準
衍生品市場需設熔斷機制:對持幣集中度超50%的項目實施交易限制
此次55億美元市值瞬間蒸發事件,或成推動RWA賽道監管框架升級的關鍵轉折點。
